【中國制冷網】白駒過隙,2018年的谷雨已經過去,5月5日就到了立夏。隨著節氣變換,氣溫也逐漸上升。2018年是厄爾尼諾年,在其影響下,夏季的氣溫將居高不下。中國南方易出現暴雨洪澇,北方易出現高溫干旱。氣象專家預計,今年到了5-6月份,氣候將明顯變熱;到了7月中旬到8月中旬,就是z*熱的三伏天時期。
作為受天氣影響較大的家電產品,空調市場在去年的夏季可以說是十分火爆。據家電網對市場數據的調查顯示,2017年空調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規模分別為5572萬臺和1906億元,同比增長29.4%和35.4%; 而2017年空調市場均價為3420元,同比增幅為4.6%,創下5年內新高。而面對今年的升溫,空調市場能否還能重現去年的漲勢呢?
新年開局平平 行業增速下滑
新冷年的空調市場開局,并沒有如同2017年的那般火熱。2018年1-2月,空調零售額總計126億元,同比下降4.0%,零售量320萬套同比下降11.7%。,有行業人士分析,受到透支未來需求、房地產限購政策、原材料價格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空調的零售市場將會有一段時間的持續下滑。
z*新數據顯示,2018年Q1空調整體零售額339億元,同比上漲14.9%,零售量915萬臺,同比上漲9.5%,3月份空調市場挽回了1、2月的頹勢,但距離2017年Q1的零售額同比下滑了17個百分點。今年的空調市場與去年同期增速相比,行業增速下滑。
根據天貓的《空調品類2018年第一季度報告及2018年國內市場預測》,2018年的空調市場可能面臨重大的挑戰。s*先,16年—17年3月房地產市場大熱同比增長近24%,加上供給側改革促使16年空調行業基本完成去庫存任務等因素,直接導致17年空調市場空前大爆發,由此也導致17年空調市場基數非正常的高,提前透支了市場的未來需求;其次,17年3月份后房地產市場隨著政策的調控降到冰點,1—11月份同比僅增幅7.5%,往后更是處于逐漸下滑趨勢,這波政策調控導致房地產市場遇冷對18年空調銷售來說是重大利空。
此外,空調市場在2017年的爆發也讓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由于新進品牌和一二線品牌的擴產,導致市場供過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若是2018年市場利好,這一尖銳的矛盾便有可能被暫時擱置;若是2018年市場沒有起色,這一矛盾則會集中爆發。大品牌為了搶占市場,將不惜一切代價碾壓小品牌,整個空調市場又將變回紅海。
增產不如開源 空調產品或迎來升級
面對2018年還不明朗的空調市場,除了使用各種營銷手段外,不少一線空調品牌已經開始升級自己的產品,提升溢價能力,力求在可能嚴峻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新一輪的增長。
據行業數據顯示,從2014冷年開始,智能空調在整體空調市場中的占比開始逐年提升,經過幾年的培育,智能空調已經逐漸占領了主流市場,規模占總量的五分之一,銷售額占總量接近四分之一, 2017冷年的智能空調規模也隨著整體市場的增長而提升。
但是對于智能空調的發展來講,如何抓住消費者的痛點還亟待業界解決。一些空調產品所說的遠程操控功能,其實是利用手機APP進行控制,將遙控器的功能置換到手機當中。而像是唱歌、收音機等功能,往往是需要減噪的空調產品所不需要的功能。
除了人工智能在空調當中應用,一些新的品類如專注于空氣凈化的產品如空氣凈化機、新風系統等開始從空調市場當中出現,讓整體的空調市場進一步細化,滿足消費者更多樣的需求。行業人士預測,2018年的空調市場,將隨著五一節的到來,迎來一個新的開始。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