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循跡近3年空調企業冷年開盤的特征,會發現是由z*初的熱火朝天到寥寥數語,再到如今的靜悄悄。2013冷凍年開盤企業確實異常低調,但大家都鉚著一股勁,為了如何能和經銷商一起應對目前這十分棘手的形勢。
珠三角某空調企業人士向中國家電網將其企業早已冷年開盤的情況和盤托出,他說,2013新冷年開盤與以往情況均有所不同,經銷商想法很多,企業壓力很多。
該人士向中國家電網進而解釋,新冷年開盤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具體而言是指在2012冷年企業遭遇的各種情況,例如廠商共同的庫存問題、政策調整影響了產品結構、廠家與渠道共同的資金問題等等,廠家與渠道在2012冷年都面臨了調整,這些情況讓經銷商在新冷年開盤時不敢壓貨,廠家頭疼于如何給渠道提供新的政策等等。
上述空調企業人士所述現象幾乎成了行業共同面對的問題,長三角某空調企業人士也向中國家電網吐槽其企業開盤時也面臨同樣的壓力,因為頭幾個月都在甩庫存,而新出臺的節能補貼政策由于補貼力度不如以往,導致企業在實施2個月內積極性不高,但新冷年開盤的時候,又要與經銷商共同考慮這些情況,大家對市場想法都很多,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應對新冷年降低盈利風險,而不是像以往一樣考慮的是如何把盤子做的更大。
空調企業對市場是z*為敏感和懂得以變求變的,上述廣東空調企業人士就告訴中國家電網,盡管壓力多多,但企業還是做出了新的調整和布局方向,他舉例,在2012年的時候,其企業在電商渠道增長十分明顯達5個億左右,但問題也迎面而來,電商發展過快,價格競爭又太慘烈,進而侵蝕了企業的利潤,因而在新冷年將有意識的控制電商業務。
該人士還告訴中國家電網,其企業在傳統渠道商有優勢,因而新冷年將進一步鞏固和做大傳統優勢。未來,其還打算逐步提高品牌與價格,他以出口市場為突破口舉例說,國外市場對中國空調品牌的概念仍模糊,這個時候反而是加強品牌認識的機會,但他表示,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去開拓和培育。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