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2011年的高速增長,2012年空調市場產銷量急轉直下,這讓在空調行業謀求發展的生產企業如墜谷底,產業鏈各環節都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在空調產銷量嚴重萎縮的大環境下,作為空調整機生產的關鍵零部件,兩器(又稱換熱器,包括冷凝器和蒸發器,以下簡稱兩器)生產直接受到影響,順勢調整、蓄勢待發成了大多數兩器廠現階段的應對態度。
市場遇冷,兩器廠直接受壓
數據對比可以直觀地顯現出整個空調制造業面臨的壓力有多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8月,空調累計產量達9662.48萬臺,比2011年同期的10873.73萬臺,下降了1.52%,而2011年空調全年產量則達13912.50萬臺,同比增長達24.59%。空調出口同樣受挫,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1~8月,空調出口量累計為3538.82萬臺,同比下降4.00%,出口金額為78.36億美元,同比增長1.14%。而2011年全年,空調出口量達4362.67萬臺,同比增長17.92%,出口額達94.72億美元,同比增長32.29%。
對2012年空調市場發出“今非昔比,天壤之別”的嘆息后,兩器廠還是要面對現實。“這個階段非常關鍵,大家都在調整,而調整的效果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未來,有生命力的企業具備在逆境中尋找機會的能力,會為市場的再度復蘇做好準備。”某企業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樣說,這也基本代表了多數兩器廠應對當前市場環境的態度。
一直以來,空調兩器生產領域一直分為“兩派”,由空調整機廠直接操盤的“嫡系”和由專業兩器廠組成的“友軍”。相同市場環境下,兩大派別采取的市場應對措施不盡相同。
空調整機廠大多擁有自己的兩器配套廠,對空調兩器采購多是三七開,全行業兩器需求量的70%都是由空調整機廠自己解決的,剩下的30%會在空調銷售旺季到來,整機廠兩器產能不足時才會轉交給專業兩器生產企業。2012年,市場不景氣,空調整機廠的兩器對外采購訂單比例進一步縮小。
據空調整機廠采購負責人透露:“從目前生產情況來看,我們的兩器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對外采購量很少。不過,為了保持合作關系,我們還是要靠一定數量的訂單和兩器廠保持聯系,特別是對常年合作的‘鐵桿’企業,我們要借生產不那么忙亂的時機,與兩器廠共同落實一些技改項目。”
但記者同時也聽到來自兩器廠“配角”難當的抱怨——“今年,不但采購量減少,更讓人頭疼的是,整機廠的采購訂單更多集中在生產工藝相對簡單的常規型號和高原材料消耗型產品上,兩器廠幾乎沒利潤。”事實上,長年以來,專業兩器廠多數以生產冰箱兩器為主,鑒于空調行業的實際情況,空調兩器在大多數專業兩器廠的整體業務范圍中只占少部分,通常控制在30%以內,供求局面保持穩定。
問題就出在2012年和2011年空調市場的巨大反差上,平衡點就此打破。2011冷凍年度,空調市場非常火爆,一貫小心謹慎,視訂單而動的專業兩器廠,禁不住誘惑,紛紛投資擴產,擴大空調兩器業務比例,準備放手一搏。然而,2012年空調銷售急速轉冷,再加上冰箱市場也是一片慘淡,專業兩器廠感到無比郁悶。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