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來,三星、LG空調陸續被傳出將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盡管兩家企業都積極出來辟謠,三星方面強調其空調戰略逐步淡出家用市場、轉向利潤更高的商用市場,LG也表示在進行渠道調整,但這兩個都來自韓國的“兄弟”品牌在國內家用空調市場缺乏競爭力、表現不佳,是不爭的事實。
不僅是三星和LG,在國內家用空調市場上,近年來,以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志高、海信等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已經占據了絕對主導的地位,曾經讓國產品牌望其項背的外資品牌銷售萎縮,市場份額連連下滑,早就對“咄咄逼人”的國產品牌毫無招架之力。
國產品牌占據賣場強勢地位
近日走訪廣州市場發現,在百貨公司的家電部門,外資品牌仍保持著一定的“姿態”,這一點從外資空調品牌專柜的位置就可以看出,在廣百中怡店,外資空調品牌的專柜比國產品牌更加顯眼,品牌包括三菱、富士通、松下、大金等,展示的空調樣機型號也更為豐富。在友誼百貨正佳店亦是如此,銷售的品牌包括三菱、大金、松下。百貨公司的銷售人員也不遺余力的向顧客推銷外資空調產品。
但在傳統的家電連鎖渠道中,僅從專柜的規模和促銷人員,就可以看出外資品牌不及國產品牌強勢,在國美維多利店,銷售的外資空調品牌包括大金、三菱、三洋、伊萊克斯和松下,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國產品牌如格力、海爾等是賣場里賣得z*好的空調品牌,外資品牌銷量一般,“大部分選擇三菱或者大金的顧客都是預算比較寬松的”。
在蘇寧正佳店銷售的外資空調品牌包括三菱、大金、日歷、惠而浦和松下,其中,由蘇寧包銷定制的惠而浦空調專柜z*為顯眼,不過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在該商場松下的銷量是外資中z*高的,“相比較大金、三菱等,性價比還比較高”,不過這位銷售人員還是推薦記者購買國產品牌,稱除非整機原裝進口,這些外資品牌和中方合資后,面板和壓縮機跟國產品牌差別不大,因此質量和壽命也差不多,而國產品牌更具價格優勢。
外資品牌未來還會繼續式微
向蘇寧廣州大區總經理范春燕了解到,在廣州蘇寧渠道內,包括惠而浦、三菱、約克、大金、松下等外資空調的銷售占空調整體銷量的比重大約在40%左右,“其中惠而浦、三菱的銷售表現要相對突出一些”。
外資空調在廣州國美渠道的銷售占比就更低了,廣州國美總經理韓寶湘介紹,外資品牌的比重大約在10%-13%,其中三菱和大金的銷售相對更好,一個占據傳統高端產品優勢,大金原本基數不大,近年來逐漸提升,“其他外資品牌基本就不值一提了”。他認為國產空調近年兼顧中高端,幾乎擠占了外資原有的空間。
來自中怡康的監測數據也從另一方面展現了外資品牌在國內空調市場的競爭乏力。數據顯示,僅2012年1-6月份,格力、美的、海爾、奧克斯、志高、海信6家國產空調品牌的市場零售量份額總和達到78%以上。剩下不到22%的份額還要被20多個空調品牌來爭搶,供外資品牌分食的市場空間非常有限。
此外,國內市場作為普及型市場,三四級市場顯得尤為重要。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