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剛剛過去的2011,國內空調品牌大手筆斥資進入,點燃了中央空調戰火,標志著中央空調業已接過傳統家用空調的“接力棒”,規模將逐步擴大,競爭也將更加白熱化。據羅百輝觀察,2011年國內空調產業整體呈現一片上漲趨勢,政府出臺政策很多均與中央空調相關,各地機場、鐵路與核電等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也層出不窮。同時房地產行業的火熱也是空調行業的發展良機,這些利好因素,無疑給商用中央空調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在家用中央空調領域,單元機曾是z*重要的產品類別,其中包括風管機、天花機和柜機。單元機是家電系品牌中央空調道路的起點,對于很多家電企業或者中小企業來說,單元機目前仍然占據重要地位。風管機是單元機中增長z*快的產品。相對外資品牌而言,國產品牌在這一領域更具有價格和渠道優勢。在二三級市場,國產品牌的風管機得到大量應用,保證了家用空調品牌在風管機市場能夠占據主導地位。
在品牌集中度提高的情況下,變頻多聯機為代表的產品熱賣,使得2011年中央空調市場的品牌格局發生變化。以美的、格力、海爾為s*的國產品牌份額不斷擴大,令歐美系品牌備感壓力。
家用中央空調知名度不斷提高,以往主要針對高端用戶的產品,目前正轉向一般住宅及小戶型住宅。家用中央空調的潛在客戶群體無外乎追求時尚的年輕一族,隨著中央空調市場的不斷擴大,產品也將更加普及,空調領域企業除了不斷提升技術創新力、優良的品質和完善的服務外,還要注重營銷渠道上的多點出擊。
優異的市場業績相伴相隨的是2012年的目標壓力,中國企業的市場考核體系會將壓力在產業鏈內向下游傳遞,經銷渠道成為了這種壓力的承壓點。另一方面,傳統企業開始涉足欣欣向榮的電商服務,讓2012年度的市場發展兩極化,預計2012年度又將呈現出聲勢浩大、縱深度更強的渠道競爭。
2012年度國內空調市場失去了產業政策主導下的財政補貼的激勵,失去了房地產市場高速發展的外部機會,在從過去兩年內市場和產業政策雙核助力發展,向市場自身分配資源的自然發展回歸,在“在持續回落中逐步趨穩”。社科院《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2)No.2》藍皮書稱,按世界銀行的標準,2011年中國已經進入中上等收入國家,且中國產業競爭力居q*s*位。但報告顯示,2011年以來,中國產業競爭力呈現進一步走弱的態勢,競爭力結構未得到明顯的優化。面對資源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和成本壓力,房地產調控在深入而給空調產品的新增需求正縮小,緊縮型的政策環境給企業在財務上的騰挪余地越來越捉襟見肘。而與此同時,節能要求、環保規范越來越嚴格。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