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行業做為一門新興產業,在我國發展也有十年以上時間了。但是從全國開展此項工作角度看,發展快慢差別很大,國外進口設備在國內基本上沒有占住腳的,規納幾個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是價格原因,國外某一知名品牌全套設備價格高達一百多萬,國內一家該品牌代理商兩年內只銷售出不足三套,價格低一些的也在三十萬到五十萬左右。因此畸高的設備價格以及面對完全陌生的市場,無形中抬高了該行業的準入門檻。
第二是某些設備在使用的安全性上不被認可,某款進口設備是氣動清洗方式,做為動力的空氣壓縮機體積十分龐大,笨重,只能汽車載運,進不了施工現場,通過上百米的氣管供給清洗頭,工作時壓縮機噪聲大、清洗頭噴嘴依靠12KG/每平方厘米以上的壓縮空氣產生的反作用力在風管內做不規則錘擊,以期將附著在管壁的積塵震落,先不說錘擊時產生的噪音直接影響業主辦公,錘擊時風管內的積塵落下了,同時風管外部保溫材料上的積塵同樣被震落,搞得吊頂內塵土飛揚,造成環境二次污染。更致命的是錘頭與氣管連接的部位z*易發生斷裂,北京某施工單位就發生過錘頭飛出后將現場玻璃擊穿一個洞的危險事故,所幸未傷著人,也因此疾控和衛生監督部門鑒于該類設備存在安全隱患不推薦購買使用。
第三個原因是:風管清洗在我國是一個全新的事物,此前空調風管制造安裝時,并沒有設計安裝標準的可以反復拆卸安裝的清洗檢查門,用來方便日后檢查或清洗風管時作為設備操作窗口。又因國情不同,發達國家風管清洗發展歷史已有近三十年,多是成立了風管清洗協會進行行業管理,國外樓宇建筑每層高度普遍較高,吊頂內空間較大,以美國的通風管道為例,大多風管制造成圓形的,通風效果好,拐彎處為圓弧形,接口密封極好,可以進行水洗,不同管徑都是標準件,可以采用定期更換法,換上干凈的,臟的下來洗凈備用。而我國樓宇層高普遍較低,吊頂有限空間內排布著電纜線槽、上下水管路、消防水管等,留給空調通風管道的空間十分有限,因此我國的通風管道設計成圓形的極少,多數是矩形的,由于要滿足通風量的要求,管道高度因吊頂層高度而受到限制,管道截面形狀只好制造成大比例高寬比的,我們稱之為超扁平風管了(如尺寸為400mm×2000mm)。面對形狀復雜多樣、為了給無壓的排水管道讓路而制造成上下起伏的、直角拐彎的、不斷變徑的、內設擋風板的、防火閥的、消聲孔板的、末端軟連接等等需要清洗的通風管道。如果能把國內如此復雜的通風管道都能高效、高質量地完成清洗消毒工作,可以說這類清洗設備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了。
第四點:國外風管清洗行業多是由風管協會來管理,許多國家并沒有制定統一的空調清洗設備制造標準,但是有兩條是必須保證的,一個是設備的安全性,要保證操作人員人身安全,對風管也是安全的。另一條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清洗一定是有效的,能保證清洗質量的。筆者以為,國外的做法可能有它的道理,只此兩條其他方面不做過多規定,倒是有利于設備研發的多樣化,避免低水平同質化,設備水平如何讓市場去考驗。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