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女企業家,卻帶著鮮明的“反女性特征”,“柔和”、“親和力”這些詞和董明珠不貼邊,“狠”、“斗”是她的代名詞;合作伙伴說“跟著董明珠,永遠不會輸”;競爭對手說“她走過的路草都不長”;她自己則說“我從不認錯,我永遠是對的。”或許正是這些特質,讓她從一個36歲才入行的單親媽媽,逐步執掌空調業巨頭。于是,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業界開始流傳這樣一句話:“董明珠,像男人一樣戰斗。”

馬年新春,攀登“超人”徒手爬上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頂層塔吊的壯舉,引來一片驚嘆聲。但細心的董明珠發現,網上瘋傳的那段視頻里,閃過格力空調的“身影”。
這位格力當家人不無自豪地調侃說:“格力空調早就到了第一高樓頂上了。”但這句話也頗具深意,當規模和市場已經極速擴張的時候,自我突破也是困難的。
格力電器2013年業績快報顯示,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突破1200億元,同比增長19.9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08.13億元,同比增幅達到46.53%。同時,2013年是格力成立20多年來收益z*好的一年,利潤過百億,稅收過百億,提前兩年完成預定目標。
俗話說,高處不勝寒。格力在董明珠的引領下,下一步將邁向何方,同樣令業界矚目。
2014年號稱“傳統產業電商化爆發元年”,移動互聯時代線上線下的戰爭,讓格力固有的渠道戰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智能家居和物聯網對家電產品的重構,動搖著格力只專注空調的單一家電產品戰略;空調技術的高速發展與更新換代,也讓格力不能放緩創新的步伐。
過去這一年,人人都在說互聯網營銷、互聯網思維,也有好多人在關注董明珠和雷軍打賭的事情。z*近董明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明確表態:饑餓營銷并非適合每家企業,要根據情況做明智的選擇和定奪。
她說:“這件事,我要說清楚的觀點就是,我認為這是營銷模式的變化,而且不是模式替換,只是模式增加。至于我們要不要做這個事情,我的觀點還是消費者需要的,就是你要做的。沒人規定傳統企業就不能進入哪個領域,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戰略,做出合適自己的選擇,這沒有絕對的對和錯。
我現在還認為網絡銷售一定能做到低價是錯誤的。格力的產品并不是因為在實體店銷售價格就高,價格是由所用的材料和技術決定的,線上線下價格并不會出現很大的差異。有一種行業可能實體店銷售價格不合理,比如服裝,服裝的利潤太高,所以在網上銷售其實能解決這個問題,但服裝你不會那么在意質量,隨便穿一年就可以扔掉,電器不行,空調你總要用五年十年。”
2014年年初,有關格力的重磅消息不絕于耳:與國美“冷戰”十年后重修舊好,與智能手機廠商魅族探討移動互聯時代的合作前景;發布淡化國資背景的公告,預示股權結構變化可能會帶來戰略變革;2014全國兩會期間,身為人大代表的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親自出馬,為旗下創新產品“不用電的中央空調”搖旗吶喊。
不知道各位是否注意到,這幾年格力在宣傳方面還是不遺余力的,看得出,面對泰山壓頂般的互聯網江湖大戰,董明珠似乎穩坐泰山,一副山人自有妙計的淡定自若。對內,產品整合、創新;對外,樹立良好的企業團隊形象---內外同時發力,至少短時間內,“格力”這個名字消費者是不會輕易淡忘的了。
即便是在之前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與雷軍對賭事件中,董明珠依然不顛不狂不急不躁,從容應對雷軍扔過來的“對賭炸彈”,再一次映證了往昔人們對格力這位女老板的性格白描:獨立、自我、強硬、強悍.....多年的營銷生涯中,董明珠的“營銷女王”名號絕不是徒有虛名的空殼,這個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與“格力”、“空調”畫等號甚至融為一體的女人,無論做空調,還是賣空調,都全力以赴將其推向一種極致狀態。
敢問,董明珠的這種大氣這種忘我,即便堂堂七尺男兒也未必可堪比肩吧?可實際上,很多時候,女人的強大與勇敢,是命運的磨難和生活的滄桑打造出來的。這話聽上去多少有些傷感,但現實殘酷才是催人成長的加速器,不是嗎?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