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中國近幾年來地源熱泵行業的飛速發展,鄭老滿臉欣慰。從他1994年去聯合國工作,到2004年開始連續六年擔任國際地熱協會理事,鄭老深切感受到了q*地源熱泵發展的蓬勃態勢,更堅信中國有能力跟上,成為一個地源熱泵大國。而他,也一直在為這個目標孜孜不倦地努力著……
世界地源熱泵行業蓬勃前行
鄭老告訴記者,當今世界地源熱泵的增長遠遠超出了地熱直接利用和高溫地熱發電的發展速度,這是由于地源熱泵節能減排的優勢已經逐漸被認知和普及,因此吸引了投資商和客戶的眼球。
他解釋說,地源熱泵的平均能效系數(COP)為3.5,它消耗一份電能(比如1kW)的同時,利用了2.5倍(即2.5kW)的淺層地熱能,總輸出3.5kWt熱能,這樣其額定容量(設計效率)是(COP-1)/COP=0.71,即在其輸出功率中利用了71%的淺層地熱能。z*保守估計,節能效果達到30%是沒有爭議的。可以說,地源熱泵是節能減排單項技術中效率z*高的。
目前,世界地源熱泵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北美、歐洲和中國。在世界地熱大會上,參加報告地源熱泵利用的國家,從2000年的26國已經增加到2010年的43個國家。據2010年世界地熱大會的統計數據,地源熱泵的年利用能量已經達到了214782TJ(1012焦耳),與2005年世界地熱大會的統計數據相比,五年內增長了2.45倍,平均年累進增長率達到了19.7%;地源熱泵的設備容量為35236MWt(兆瓦熱量),在五年間增長了2.29倍,平均年累進增長率為18.0%。這是社會和客戶認可地源熱泵能力z*直接的表現。
按美國和西歐典型家用機組的平均容量12kW計算,2010年世界累計裝機294萬套,是2005年的2倍。實際使用的家用機組,有的小至5,5kW,而商業和公用建筑的機組可大至150kW甚至更高,中國生產的特大型單體機組已大于4000kW。
中國地源熱泵行業迎頭趕上
進入21世紀前后,通過中外交流,跟隨世界潮流,中國開始試驗性的應用和引進地源熱泵,并取得了快速的發展。
鄭老說,我國z*初的地源熱泵工程應用,以北京起步z*早,發展z*快,2006年北京市地源熱泵工程應用面積738萬㎡,居全國之s*。此后北京雖然每年增長300至500萬m2,但沈陽市的地源熱泵應用后來居上,2007年躍居全國第一,達到1810萬㎡。此后仍每年新增地源熱泵供暖面積1500萬㎡以上,2008年達到3585萬㎡,2009年已達到5462萬㎡。2008年,沈陽市地源熱泵供暖已占全部建筑供暖面積的18%,當年沈陽市大氣優良環境的天數達到了330天,環保效益顯著,2009年仍然保持了這樣的環境效益。東北重工業城市沈陽的地源熱泵供暖為城市環境保護和利用清潔能源闖出了一條新路。
從整體上看,我國地源熱泵工程應用每年擴展面積越來越大,2007年增長了近1800萬㎡,2008年增長了2400萬㎡,2009年更增長了3870萬㎡,全國地源熱泵總利用面積已達1.007億㎡。這個數字在2010年的世界地熱大會上,已經使中國地源熱泵在世界上的排名躍升至世界第二位。中國連續兩年的年增長率都超過60%,這個中國速度遠遠超過了世界地源熱泵近5年來保持的近20%年增長率。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