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強調,即使輿論環境再惡劣、生存環境再艱難,格力追求的也一定不是錢,而是為國家和社會多做貢獻。在未來幾年所謂的創新發展,一定是涵蓋著企業文化的創新,這是一切創新的基礎。“負責任地為社會創造價值,絕不是靠討好、操縱媒體來實現的。我相信,憑借技術上的鉆研和品質保證,格力的品牌號召力將越發明顯。”
這一企業價值觀,很好地詮釋了格力為何總被媒體推向風口浪尖,卻不愿改變其一貫的略顯傲慢的公關風格。
董明珠擔任格力電器總經理迄今11年,不經意間,她甚至已經成為格力電器的“代名詞”。多年來,格力電器堅持技術創新、嚴控品質的企業理念不變,客觀上成就了其目前的行業地位。所以,對于格力電器今后的發展,董明珠認為,保持企業價值觀不變和創新企業文化,是保證企業未來穩定發展的前提和基礎。
專業化道路上下求索
在明確了今后格力的企業理念和價值觀之后,探尋格力未來的發展軌跡,z*重要的就是業務領域問題。眾所周知,格力在中國z*大的競爭對手已經在冰箱、洗衣機、小家電三大領域取得了矚目成績,而格力在空調領域的堅守會持續多久?
對此,董明珠表示,格力會堅定不移地在制冷領域發展下去。“其實制冷領域即專業化中的多元化。在該領域,家用空調僅僅是產業中的一部分,這一領域可挖掘和挑戰的空間很大。目前格力已經在中央空調外沿領域擁有了全線的自主研發產品,如食品運輸、冷凍冷藏、醫療機構溫控、影劇院溫控等領域,這些領域都是未來的增長點。”董明珠表示,“格力在"2011中國制冷展"上展出的船舶空調、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等都是極具發展空間的產品,我預測未來五年格力甚至可以在制冷領域達到2000億元的產值!”
而對于坊間一度傳言的格力進軍冰箱市場,董明珠評價說,在中國,冰箱的技術含量并不高,以格力現有的能力完全可以進入冰箱市場,但之所以沒這么做有其原因。她說:“海爾已經在冰箱市場取得了明顯的優勢地位,格力若是不能保證在一段時間內將冰箱做到z*好,就不會進入冰箱市場與其競爭。換句話說,格力要么不做,要做就會做到z*好。”
關于格力在制冷領域能否繼續輝煌,多數業內人士表示樂觀。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格力未來的成長來自中央空調、出口業務及制冷產業鏈新品。2010年,格力中央空調內銷增速超過40%,出口增速超過100%。隨著市場份額逐年提升,格力未來也會在冷藏庫、空氣能熱水器等領域實現相對多元化產業布局,不乏新增長點。此外,格力家用空調的海外市場份額仍低于企業的預期(2010年格力主營業務收入結構中,海外市場比重僅為17%),從2011年第一季度格力的出口業績(出口量同比增加超過120%)表現來看,出口市場潛力仍然巨大。
與格力篤定專業化發展的戰略相同,格力十余年來堅持的渠道模式(如圖1)也被人稱道。對此,董明珠表示,格力的銷售模式已經被證明是成功的,今后也許會在形式或者結構上進行調整,但銷售模式的核心理念不會改變。扁平化的渠道模式今后在深入三四級市場以及靈活管理方面仍具優勢。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