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22.32-1.59%](000651)副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格力自主品牌空調在美國市場的年銷售量達到150萬臺,計劃在美國建立工廠,目前正處于調研階段。
董明珠還表示,中央空調未來的市場空間很大,未來隨著產能規模的擴大,公司中央空調成本會逐步下降,競爭力也會隨之提升。
國際化穩步進行
媒體:格力電器很早就在巴西建立了工廠,目前在當地市場的進展如何?另外,格力電器的國際化戰略是什么?
董明珠:格力在巴西市場的年銷售量有50萬臺,已經成為當地空調市場的知名品牌。近幾年經過不斷調整,巴西工廠發展得比較順利。目前,我們正在計劃去美國市場建立我們自己的工廠,現在還處于調研階段,具體的細節都還沒有確定。
格力一直堅持穩健發展,在“走出去”方面積極探索,但是算是比較保守的,畢竟我們不能拿著企業的資金去冒險。“先有市場、后有工廠”是我們的原則,只有我們的產品在當地市場有一定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才會去考慮建工廠。其次,堅持有自己的品牌。另外,我認為國際化不是尋找成本低的生產國,而是達到資源的優化配置。
媒體:當前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格力”品牌的小家電,這與您一直強調的格力專注于空調的專業化道路是否有沖突?另外,除家用空調之外,格力近幾年在中央空調方面的市場增長也比較快,中央空調在報表中的利潤水平也比較高,格力在中央空調市場有何規劃?
董明珠:“格力”品牌的小家電是格力集團在做,并不在上市公司里面,這是由于此前上市公司和集團都使用“格力”品牌所造成的。目前小家電是獨立運營的,與上市公司沒有關系,并且我們對小家電的要求是,必須做到技術領先,不能影響到“格力”品牌,質量不好就關張。對于小家電,我們沒有明確規劃。
我們很看好中央空調未來的市場,這幾年格力在這方面的投入也比較大,每年的增長都超過100%,現在大概占到整體營業收入的15%。盡管賬面上的盈利能力比較強,但是真實的利潤水平不一定有那么高,因為中央空調的周期長,后期的安裝、維修成本會很高。但我想,隨著我們產能規模的擴充,中央空調的成本會逐步下降,而且會成為格力今后新的利潤增長點。
不簡單以漲價轉移成本
媒體:面對當前原材料、人力等各項成本的上漲,有人擔心家電廠家會以漲價來轉移成本,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董明珠:作為家電企業,我們認為不能簡單地以漲價來轉移成本,消費者如果不認,z*后會被市場拋棄。對于成本的問題,格力是采取規模優勢、技術創新和提升效率等各種綜合措施來應對,而不是簡單地漲價。以變頻空調為例,格力空調2010年的銷量接近3000萬臺,變頻空調占比25%,規模上來以后,變頻空調的價格也會隨之下降。
媒體:格力日前推出變頻空調“一年免費包換”的承諾,是否會增加公司成本?
董明珠:我們的這一政策,主要是推動變頻空調的市場普及,打消消費者在售后方面的疑慮。從企業方面而言,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產品有足夠的信心,才敢于承諾“一年免費包換”,如果我們今后的技術進一步突破,我們承諾的時間可能還會延長。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