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度中國國際制冷、空調與熱泵博覽會的“2010年度中國制冷行業十佳評比”頒獎晚宴上,河南冬宮制冷工程有限公司榮獲“2010年度中國制冷行業z*具競爭力工程與貿易企業”。這一獎項是組委會今年新設立的,以表彰在市場競爭中表現卓越的工程與貿易企業。
在經歷了金融危機,行業惡性競爭帶來的持續不良影響后,行業洗牌漸行漸近。品牌之戰,不進則退,低劣的、沒有信譽保障的、綜合競爭力和抗壓力弱的企業,會很快消失在市場競爭中;只有確保質量、持續技術革新、贏得良好信譽的企業,才能立足并z*終發展壯大。
做品牌,避免惡性競爭
鄭州冬宮是一家專做工程設備批發的供應商,產品包含壓縮機、冷庫機組、制冷劑等項目,以建立工程設備銷售網絡、提供制冷工程產品、施工設計技術支持及售后服務為主。八十年代初,冬宮根據國內市場的需求,結合市場調研,吸收了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的先進技術,經過幾年努力后,開始了組裝式冷庫的設計安裝,經過多年的風雨歷程,穩步發展成為河南省制冷行業規模較大的一家專注于設備批發和工程批發的企業。
冬宮制冷總經理王可先生
在采訪中,冬宮制冷的總經理王可先生說起惡性競爭,很有感觸:“競爭是殘酷的,也是避免不了的,真誠的服務,優良的產品定位,是冬宮制冷一貫的經營理念。差的東西堅決不能用,利潤少點也沒關系,抓好質量才能真正為企業帶來效益。”
對于競爭環境,王總提到z*多的就是堅持。在惡性競爭的環境下太難了,鄭州的競爭環境z*為惡劣。王總說自己那陣子天天考慮突圍的路子,印象z*深的就是公司有個老師傅老徐,那陣子見面打招呼,以為自己對他愛理不理、板著面孔,其實是在想公司前景問題,真沒注意到。當問及現在的情況時,王總笑著說,感覺好多了,那段日子好比洗牌,惡性競爭其實賺不到錢,公司運營也上不了臺階。品牌道路是早晚都要走的一步,我的公司沒有在“洗牌運動”中被洗掉,我感到跟大家的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現在越走越順,越做越大,明年銷售量又會有很大程度的增加。
四步平臺,擴展思路
王總說自己98年開始從事這一行業,2000年公司正式成立,之前一直都沒找到發展的思路。后來在不斷摸索和總結、集思廣益之后,公司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突破口,用王總的話說就是“四步平臺”。
1、打造專屬的公司操作平臺。新的操作平臺既方便了物流配貨,又整合了公司資源配比,各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也得到了增強,便于管理,辦事效率也相應提高了。“好處很多,現在一去公司,各項事務一目了然。”
2、“從管理中要利潤”的企業文化平臺。王總解釋說,因為行業利潤薄、競爭激烈,只能上管理,從管理中要利潤,自己兩年時間來也一直在做這個,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浪費,節約了成本。而且實施規范的管理操作模式后,基本上不用去操心公司的事,這樣就能騰出精力來投入到業務市場這一塊,投入到客戶服務上面來。
3、“整體提升”的技術服務創新平臺。提到這一條,王總介紹說目前共總結改進了業務流程100多條,“每一條來得都不容易”,從產品本身質量、售后服務、技術的到位和整體提升,都是不斷摸索的結果,這里面有血的經驗教訓,也有全體人員的汗水結晶。
技術的創新還在于重視人才的培養,公司除了帶人才外出學習之外,還多參與跟大公司的合作項目,在合作中學習和交流經驗、另外還開設培訓課程、開展技術交流探討,舉辦座談會等。王總坦言,做這一行利潤薄,沒有大的量,根本做不下去。只有不斷更新更好的產品,做強技術,不在產品內競爭,在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上努力,專心、專業、做精,才能有發展。
4、業務拓展平臺。談到業務拓展,王總說對此屆中國國際制冷與空調熱泵博覽會的感覺非常不錯,稱原來的思路是找經銷商、找客戶,現在是在找方向,這個方向就是品牌塑造。依托展會的品牌效應和影響力、抓住行業同仁匯聚的時機開展品牌宣傳,十分契合冬宮的發展需要。這次展會“讓很多人關注了、重新認識了我們冬宮,效果非常好。我們關注冷博會很長時間了,這是一場制冷行業展示與交流的盛會,冬宮制冷對s*次參與盛會感到非常的榮幸。”
據主辦方介紹:本次頒獎典禮不僅對獲獎企業取得的優異成績進行了肯定,為企業品牌展示提供了新的平臺,同時頒獎典禮上獲獎企業的成功也給行業帶來了深層次的思考,展現了行業品牌化進程中積極務實的一面,這對于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來自行業媒體代表、評委團代表、以及獲獎企業代表的發言清晰明確的傳遞出制冷行業品牌化發展的信號,新一輪企業品牌化競爭已近在眼前。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