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氣候變暖是近年來世界各地都在關注的問題,在我國的不少城市,“熱島效應”正變得日趨明顯。由于“熱島效應”與城市規劃相關性頗高,因此,國內不少專家已建議將其納入城市規劃。近期,記者采訪了曾參與愛知世博會設計的尾島俊雄教授,請他對上海的城市規劃以及2010年世博會的能源規劃談談自己的看法
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建筑系教授,科學和工程高級研究中心主任,亞洲城市環境學會理事長。日本z*出色的基礎設施規劃設計的專家之一,榮獲多項日本建筑學院和日本加熱、空調、環境工程師學界頒發的獎項,是日本愛知世博會環境規劃總工程師。
《上海金融報》:您是城市環境規劃方面的專家,您如何看待熱島現象?
尾島俊雄:我從東京的情況說起吧。在20世紀的100年間,東京圈的城市面積和人工排熱量分別增加了100倍。1930年,東京曾規劃了2萬公頃的綠色植物帶,可是現在連一點殘跡也沒有留下,相反,木結構住宅集中的危險地區倒有2萬多公頃。而且,隨著城市的不斷開發,市區內80%的河流都被填埋了,原本有12萬公頃的東京灣,有2萬公頃被用來填海造地,成為工業用地,建設了火力發電廠、石油、鋼鐵等聯合企業。
可以說,城市環境的不斷惡化,必然會導致城市熱島現象。從東京的經驗和教訓來看,一個城市在開發和規劃時,必須要充分考慮不讓“熱島效應”擴大和蔓延。而解決“熱島效應”z*有效的對策就是建設綠色植物帶。
《上海金融報》:有專家建議,上海從城市規劃伊始就應積極應對熱島現象,您對此有何看法?
尾島俊雄: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70年大阪世博會的召開,使日本實現了經濟的高速增長。而2008年中國將舉辦北京奧運會,2010年又將舉辦上海世博會,中國正在步入與日本相似的發展軌道。
現今的上海,市區建筑有向高層、高密度發展的趨勢。據我了解,近100年間上海的平均氣溫上升了1.5攝氏度,熱島現象也在日趨加劇。上海夏季的高峰電力負荷中,民用空調機的電力消耗達到600-800萬kWh/日,約占總電力負荷的一半。
我認為,充分發揮上海的自然地理條件,提高整個城市能源的利用效率,建設有效完善的城市基礎設施,減少人工排熱,可以有效緩解城市熱島現象。比如,從環境熱容量的角度來說,雖然上海的平均風速比東京小,但是市中心的黃浦江流量比較大。因此,如果采用水冷的方式來處理空調的排熱,那會比較有效。
另外,還可以通過改善地表植被,增加綠化面積的方法,在美化城市面貌、確保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提高人們的居住環境、生活品質。
《上海金融報》:您曾參與過日本愛知世博會的設計,同時也是愛知世博會環境規劃總工程師,您對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有什么建議嗎?
尾島俊雄:據了解,2010年上海世博會總用地面積為668公頃,會展期間的總建筑面積將達200萬平方米,預計總入場人數將超過7000萬人次。其規劃面積約為大阪世博會的2倍,愛知世博會的4倍。
從上海世博會的開發來說,s*先,要促進清潔能源天然氣的z*高效率利用。隨著上海城區空調需求的增加,再加上西氣東輸的實現,預計清潔能源天然氣的用量將大幅增加。為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在世博園這樣負荷密度高的地區,就近建設熱電聯產系統z*為適合。
其次,構筑循環型城市,積極利用可再生能源。作為未來的d*城市,上海必須要構筑循環型城市模式,這也是上海世博會的基本理念之一。充分利用現有的未利用能源(如江水和河水等),將熱電聯產系統的排熱和區域供冷供熱設施相組合,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在整個世博園積極使用新能源,實現區域供冷供熱系統的同時,實現生物質能源(來自下水道、廢棄物等)、太陽光熱、燃料電池等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搭配。
第三,實施有效緩解“熱島效應”的對策。世博園位于上海夏季主頻風向的上風側,必須要采取有效對策來消除“熱島效應”。有效考慮各展區位置、建筑外形、綠地和廣場空間的配置,消除空調設備的人工排熱。位于世博園中央的黃浦江,其河水可以作為區域供冷供熱系統的冷卻水,不僅可以提高空調系統的效率,還可以有效地消除會場的設備排熱。根據預測,這將有效地降低會場的氣溫,同時也會降低會場的空調負荷。
z*后,應盡力提供z*便宜的能源服務。相比各展區采用獨立式空調的系統,在會展期間,區域供冷供熱方案無論是在會場的景觀方面,還是在設備的管理和經濟性方面,都具有優勢,這也是日本世博會的經驗之一。會展期間可以回收約一半基礎設施的投資,會展之后繼續得到有效的再利用,更可為今后提供z*便宜的能源服務。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