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過后空調行業最熱的一個關鍵詞就是投產,2023年2月19日,月兔空調馬鞍山制造基地(一期工程)投產,三條生產線產能達到了100萬套。僅僅是過了兩周之后,即3月6日,位于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的樂京空調智能化制造基地正式投產,樂京首臺熱泵空調也同步下線。
樂京空調安慶制造基地的投產熱度未消,3月15日,共青城中匯達智能空調產業園量產儀式計劃在這一天舉行;在此之前,這家新建的工廠其實已經開始了產能輸出。3月28日,TCL空調將舉行武漢智能制造產業園投產慶典。
事實上,上述現象不是個案,去年12月20日,飛利浦空調滁州制造基地就已經投產。從安徽到浙江、從河南到廣東……一股空調制造工廠的投產熱潮席卷了國內與家電相關的多個區域,就連海爾和海立都在河南合資建立壓縮機制造基地。上次出現這種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多個工廠集中投產的現象,要追溯到二十年前。今年出現的這一現象,也進一步激化了供求矛盾。
空調產能新增2000萬套
據了解,位于安徽滁州的飛利浦空調制造基地設計產能達到了500萬套。而樂京空調在安慶的制造基地占地面積達250畝,規劃總投資額22億元,家用空調設計產能峰值可達300萬套。該基地的投產,也標志著樂京品牌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
而其位于福建寧化的工廠產能為300萬套,兩大制造基地的整體產能目前已經突破400萬套。另據悉,月兔智能家居產業園占地435畝,規劃總投資額高達21.6億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筆者透露,從去年12月份到今年6月底,將有超過10家空調基地投產,給行業帶來的產能增加量大約將達到2000萬套左右??照{產品的整機制造也帶動了上游零部件領域的擴張,行業的產品供給能力由此而達到了一個歷史性的巔峰。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僅僅是家用空調,各種熱泵類產品、商用空調等等的產能同樣處于一個階段性的擴張周期,位于福建的春田科技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種集體性的產能提升行為,也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空調行業近期的熱度偏高,只是,市場推進和需求的釋放可能會給新建工廠的產能輸出,帶來沉重的壓力。
集中投產的原因
任何一家工廠新建制造基地并非是一日之功,上述很多企業在更早之前其實已經在多個區域進行了制造版圖的規劃。樂京在兩年前就開始了布局,月兔空調走出寧化落子馬鞍山也是業內舊聞,飛利浦空調在去年一季度就舉行了制造基地的奠基儀式……企業自身的制造基地建設計劃在近期逐步完成落地,在時間進度上略顯巧合。
但各個企業趕在3月份之前集中投產也有著直接的市場指向,眾所周知,國內空調市場一直存在著明顯的淡旺季落差,每個企業都希望趕在旺季到來之前就能夠實現自主型的產品制造能力,爭取將自身的產品制造契合市場需求釋放的節奏。
尤其是隨著環境的放開之后,幾乎所有品牌和企業都需要一個契機來實現形象的升級,投產無疑是一個很有效的方式;從筆者參與的每個投產儀式上還可以看到,工廠將制造投產和客戶拓展進行了緊密的結合,這也給各個企業的渠道體系建設注入了信心。
這一輪集中投產的工廠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征,那就是這些企業在過往幾年的發展勢頭都不錯,出貨和市場銷售規模的快速增長之后,原有的制造體系難以支撐其產銷規模的再突破。而且,這些新建工廠多數是行業內的二三線品牌,無論是渠道覆蓋面還是網點數量,都有著巨大的再擴大空間。
市場虛旺帶來長期壓力
與各個企業蜂擁興建制造基地同步的是,新春過后整個空調行業的情緒較為亢奮,多數品牌無論是收款和出貨都頗為理想,甚至是出現了超預期的增長。去年旺季階段出現的井噴和斷貨行情,讓所有廠商看到了國內空調市場的短期博弈機會。
但是,仔細對比一下最近兩年具體的市場節奏還可以看到,今年內銷市場目前所出現的增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去年2月份是春節假期,3月份之后受疫情影響,市場節奏混亂;也因此,今年一季度同比的高增長是建立在去年較低的產銷基數的基礎之上。
從中長期看,中國空調行業的存量化基本面難以得到改變。出口市場在今年前三個月低迷的表現其實已經給各個制造企業提出了警示,當行業的整體產能在不斷上升的時候,市場端的需求并沒有呈現出同步的趨勢。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化市場,中長期之內存在著明顯的規模化突破壓力。
也因此,目前行業出貨端的增長在一定程度上述屬于虛旺,考驗各個企業的時刻遠遠還沒有到來。更為重要的是,由于以格力、美的和海爾為代表的企業對經營質量的追逐給二三線品牌讓渡出了空間,而競爭總是處于一個動蕩演變的過程之中,頭部企業群體的競爭策略變化會攪動整個市場格局的變動。
所以,從5月份開始,內外銷兩線市場需求的釋放態勢將直接影響各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縱觀中國空調行業過去三十多年的市場化發展歷史,這個領域從來不缺乏勇敢的闖入者,更不缺乏血淋淋的市場退出案例。企業在大跨度躍進的時候,更應該注重自身的經營安全。國內外空調市場的存量化需求足夠大,構建并不斷夯實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將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