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說到買空調,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格力、美的這些品牌,志高空調,已經鮮有人知。
不久前,志高空調總公司志高控股發布未經審批的財務報表信息,上半年度,企業完成盈利6.34億人民幣,當期虧損7.22億人民幣。
作為一家以空調為主業的公司,志高控股近年來深陷虧損泥潭,志高空調也早已經“掉隊”。
節節敗退的志高
事實上,早在2011年志高空調就因國家對空調的節能補貼政策消失,而開始了1.44億元的虧損。多年來,無論是挖代言人還是換帥,甚至是創始人李興浩重出江湖,都沒能改善志高空調在行業中不溫不火的狀態。
2017年,志高空調的凈利潤已經暴跌到只有4760萬元。2018年,其在中國和海外地區的銷售額均大幅下降,家用空調售出約430萬臺,減少21.0%,銷售額也減少20.1%,虧損了4.8億元。
到了2019年,志高創造了最高虧損記錄,達到了驚人的14億元,同比擴大了1.82倍。
去年3月,志高控股一度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傳聞和風波中。與此同時,志高控股多次賣地的舉動,更是引發了外界對其經營狀況的猜測。
去年3月,志高控股對外宣布擬以2.04億元的總價出售廣東志高暖通設備股份有限公司40%股權,并預計實現出售事項未經審核收益1.23億元;同年又標價4.5億元出售位于廣東省佛山市的物業,并獲得拆遷補償3.58億元。
今年,志高控股又通過交回三舊改造項目下位于佛山市南海區里水鎮的工業用地,獲得現金補償約12.15億元。然而,即使是頻頻賣地,志高空調也依舊難以挽回其虧損。
創始人從“融資傳奇”到“老賴”
據悉,志高空調有限公司創建于1994年,其總部位于珠江三角洲工業重鎮佛山市南海區,是一家以家用和商用空調生產、銷售為主的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
作為空調行業后來者,志高空調幸運地趕上了中國空調行業風口。成立之初便靠著低價策略,幾年間便從小工廠發展為中國空調領域四大天王之一。在最輝煌時,志高空調銷售額過百億,躋身業界前三強。
然而,志高空調一路走來也并非一帆風順。其創始人李興浩,曾被稱為“經商發燒友”,在各個行業的快速轉換期間,積累了原始資本,投身到了空調行業。
1996年,面對合作伙伴的突然撤資,李興浩用一張800萬的“白條”在供應商之間周轉,把公司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創下了一段融資傳奇。
然而,也正是這個曾把志高空調送上巔峰,在面對媒體采訪時豪情不減地說出:“不做到行業數一數二,不會改變主業”的李興浩,如今,卻也被貼上了“老賴”的標簽。
2020年9月11日,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向志高空調發出限制消費令。該限制消費令稱:“因你單位未按執行通知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依照相關規定,對你單位采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你單位及你單位法定代表人李興浩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圖源天眼查APP
除此之外,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志高空調還曾受到過強制清算與破產的申請。9月2日,佛山市驤域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向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法院申請對志高空調進行強制清算與破產,目前法院正在審理之中。
營銷掉隊
志高空調走到今天瀕臨破產的地步,與其掉隊的營銷有很大關系。
首先,體現在其品牌形象的塑造上。2014年,志高空調把格力空調的代言人成龍,挖來作為代言人,一簽就是十年。然而,刨去成龍“品牌殺手”的魔咒,成龍這一“大叔”形象顯然也與如今的消費主力軍90后的市場格格不入。
在銷售渠道由實體門店向互聯網電商渠道轉型的過程中,志高空調的轉型速度也表現的比較緩慢,對新興的互聯網、直播等營銷推廣方式顯然還未適應。
其次,在營銷理念上,盡管志高早在2012年就已推出了“志高云空調”的概念,但質量技術至上的時代,卻顯得有些“生不逢時”,消費者并不買賬。與格力的60億相比,一年僅1.9億元研發投入的志高也并未擁有其獨特的競爭力。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在各大品牌的沖擊下,志高空調市場已被蠶食殆盡。據《2019年中國家電行業年度報告》顯示,在2019年國產家用空調總銷售占比中,排名前三的是:格力、美的、海爾,志高僅1.54%,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同時,困境下的志高空調也仍在繼續其轉型之路。今年四月,志高空調透露將拓展新型凈化新風領域、基層公衛-院感防控等與主業相關聯的高價值新產品、新產業。
不可否認,其“健康牌”轉型的方向沒有錯,但就其目前的狀況想要實現轉型,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