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2017冷年,我國空調市場量價齊升,零售量達到5572萬臺,同比增長29.4%;零售額達1906億元,同比增長35.4%;零售均價更是創下z*近五年新高,為3420元,同比增長4.6%。2017冷年的勝利再次證明了空調行業的實力,產銷規模均創下歷史新高。
智能化
在空調行業獲得空前成功的2017年,智能空調做出的貢獻功不可沒。數據顯示,2015年全行業智能空調滲透率大概為8%,2016年達到16.2%,增長一倍。這個數字在2017年繼續增長,據國家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智能空調市場規模已占總量的20%,銷售額占比接近25%,2017冷年內上市智能空調銷量占比約80%。也就是說,不帶智能,新品空調產品都不好意思推向市場了。海爾在2017年推出了智能自清潔空調新品,奧克斯的明系列新品也是搭載可用微信語音控制的智能功能,志高推出具有聰明眼設計的智能王第4代空調,美的IQ智能王變頻掛機更是被美的作為拳頭產品,從80%的銷量占比來看,的確是“得智能者得天下”。
在智能化成為2017年空調銷售驅動下,2017年空調產銷規模均創新高,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與此同時,企業對于智能空調的預期仍然很高,具體表現在空調企業的智能工廠的建設方面。10月底,奧克斯空調智能工廠建成投產,基于智能化工廠平臺的打造,產能超過七百萬臺空調,產品交期縮短30%。也是在10月,消息稱海爾空調在合肥正在推進新增400萬套智能空調產能的制造基地建設,更是讓其新增1500產能布局的藍圖再進一步。而智能工廠則帶來從智能制造的探索,空調行業從產品智能化,走向了制造智能化。
均價提升結構升級
隨著消費者收入的增長,消費習慣也發生變化,對于家電產品的追求更品質化、智能化。這也就直接影響到終端市場,產品均價的不斷提升,智能化、變頻、品質化家電比例不斷提高。從空調企業的財報中看,白電巨頭海爾、海信科龍等通過產品結構升級也直接帶來均價的提升,從而減緩因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影響。李興浩就在接受采訪時明確表示,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將經營重心轉移到中高端客戶,志高集團針對q*消費特點制定了“三化”營銷戰略,“高端化、智能化、q*化”。
在電商市場,無論是618還是十一、雙十一,白電產品的線上增長都遠遠高于線下,但在產品結構升級方面,線上和線下表現出一致。在年中的z*重要消費節點618,電商和家電企業共同搭臺,消費者奉獻了白電銷額和銷量的齊增,空調掛機變頻相比2016年有所提升,在十一黃金周市場,線上量額齊增,特別是銷額增速明顯。中怡康的黃金周(2017.9.4-2017.10.8)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期間冰箱、洗衣機和冰柜整體零售量跌額漲,消費結構升級明顯,白電增速拐點已現,消費結構升級為王。雙十一期間,空調均價為2834元,提升195元。特別是在雙十一線上市場,變頻空調已占據主流地位。
未來:智能空調仍有成長空間
智能空調在三四級城市同比增幅提升明顯,四級城市增幅超過100%。與一級城市的高端化、高增幅相呼應,為智能空調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由于使用環境的變化和網絡的普及及消費者使用習慣的形成,未來智能空調將依然保持較快速度增長,占銷售量比例有望接近25%,智能應用更加廣泛。也許在未來,智能就會成為空調產品的標配。另外農村市場也將繼續是空調銷售的一大支撐點,在上個冷年,智能空調在三四級城市同比增幅提升明顯,四級城市增幅超過100%,在下一年,專家對于農村市場依然抱著樂觀的預計,這將繼續放量彌補一二線新增市場量不足的缺憾。
在信心方面,從上游的情況可以看出,對于2018年,空調企業還是信心滿滿的。11月份旋轉壓縮機行業總產銷量又攀新高,產量重新回到1600萬級別,12月壓縮機排產再創新高,10家旋轉壓縮機企業總排產1670萬臺,對比去年同期生產實績增長16.3%。的確,今年的空調火爆銷售讓渠道并沒有多少庫存壓力,這樣對于下一年的渠道來說就有很好的備貨空間。
另外,線上渠道也將繼續扮演重要角色,2017年線下市場白電產品銷量總體處于收縮狀態,但線上市場則集中放量,無論是618、818,還是雙11,京東、天貓、蘇寧易購等線上市場的戰報一次次帶來驚喜,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形成,線上市場在今后一段時間內都將處于上升狀態。同時,線上市場也正在扮演著結構升級的重要角色,隨著越來越多的空調s*發放在網絡大促之前,線上銷售的產品也越來越具有品質家電特色。而隨著線上線下正逐步走向融合,也將帶動線下市場的發展。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