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近日,醞釀三年多的小米空調,市場再起波瀾。雖然整個空調業聽到這一消息已是激動不再,但是合作伙伴不是公開對賭10個億的格力電器,更不是被投資近13個億的美的集團,而是位于四川的長虹集團,這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當前,小米空調大約擁有多少產品線,運營主體是誰,預計何時會正式上市銷售?這又將給高度寡頭化的中國空調市場帶來哪些新的變數?不過,行業已經出現一種聲音:小米空調就像格力手機一樣,在市場上將是“雷聲大雨點小”。
壹
來自中國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公開資料顯示:一家名為北京智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備案一款1.5匹變頻空調的產品。能效為1級,生產商為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
北京智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于2015年4月23日,注冊資本金5000萬元,為小米科技的生態鏈企業。法人代表劉德,現為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負責工業設計及供應鏈管理團隊。
目前,智能科技已成為一家專注智能環境電器的研發與生產企業,擁有小米空氣凈化器、智米電風扇、智米除菌加濕器。根據已經通過3C認證,以及能效標識備案的產品信息來看,屆時這款空調會采用小米品牌,還是智米品牌,尚不清楚。
不過,作為環境電器中市場規模z*大、單品價值z*高的品類,小米要想快速在空調市場分得“一塊蛋糕”,使用小米品牌無疑要比使用智米品牌,對市場和消費者的拉動效果明顯。
貳
與三年前相比,在中國家電產業,小米的品牌效應正在快速衰退。接下來,即便小米空調選擇在7月推向市場,對于當前空調產業格局來說,沖擊力度已經大大減弱。更多,只是小米對醞釀多年的空調項目有一個階段性的交待,想要在空調行業落地生根,單靠小米現有的品牌、渠道和推廣體系,無疑是“難上加難”。
比如,早在兩年前,小米創始人雷軍親自代言發布的凈水器。在上市之初,曾引發中國家用凈水器行業的普遍緊張和擔憂。但是,這款產品問世2年來并沒有幫助小米在凈水器行業贏得一席之地。同樣也讓行業認識到:小米也不如此,并非萬能。
z*近一年多來,運營小米凈水器產品的云米科技,以云米品牌從凈水器,快速向廚房的煙機灶具,以及冰箱等領域進行品類擴張,甚至以智能鏈接為紐帶,大力推動云米智能體驗店的線下擴張。但在廚電行業持續增長,眾多綜合性企業和專業性企業紛紛加碼廚電領域的背景下,云米智能家居進展緩慢。很多消費者甚至都不知道,小米推出冰箱了。
同樣,早在三年前,家電市場便不斷傳出小米要進軍空調、冰箱等領域的消息,隨后小米與美的共同推出基于智能空調新品。此次,意外曝光的小米空調,不僅與美的、格力兩大空調巨頭沒有合作,而是由長虹代工生產。此前,小米的空氣凈化器,正是由長虹代工。
透過這一信息可以看出,小米進入空調行業,實際上并未獲得擁有資本關系的美的集團支持,更沒有與擁有私交的董明珠所掌舵的格力電器合作,而是繼續選擇長虹來合作。表明小米短期內還沒有找到將空調項目快速做大的突破口,只能選擇“先進來,再想辦法”的策略。
叁
其實小米要進軍空調業的計劃,已經至少醞釀三年多時間,卻遲遲沒有取得突破。背后也是小米清醒的認識到,空調產業的復雜、多變,以及小米的機會和空間有限。所以,市場才有出現“小米空調如同格力手機一樣”聲音,表明外界的不好好。
此次,公開爆光的小米空調項目的產品線,只是一款1.5匹空調。這在規模化、品牌化驅動的空調產業,單單憑借一款產品就想在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幾乎沒有可能。畢竟,空調不像空氣凈化器,還涉及到物流配送后的上門安裝。這正是當前小米z*大的短板和軟助:只是在天上飛,卻沒有在地上跑的能力。
一旦進入空調銷售的旺季,小米空調以現有的規模,很難會獲得第三方售后服務安裝商的優先保證。事實上,近年來小米生態企業云米在智能冰箱、智能廚電的拓展遲遲沒有進展,就已經暗示小米在空調項目上注定是一場艱難的戰斗。
正如格力手機一樣,雖已經上市三年,甚至擁有網紅級企業家董明珠的親自代言和推動,但市場遲遲處在低迷通道中。小米空調即便擁有雷軍的親自代言,結果也會像小米電視、格力手機一樣:有產品沒市場、有名氣沒人氣!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