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在3月9日上海舉行的2017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海爾中央空調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第二個品牌Casarte(卡薩帝)。而在海爾2016年收購美國GE家電之后,GE品牌中央空調也將會推向市場。未來,海爾中央空調將形成覆蓋高中低端的海爾、卡薩帝、GE Appliances三大品牌矩陣,全方位滿足不同層次用戶需求。
無獨有偶,在4月即將舉行的2017中國制冷展上,美的中央空調也將發布其去年收購的意大利品牌Clivet中央空調的新產品,美的中央空調也將開啟自己的雙品牌時代。而在此之前,海信日立全面啟動的雙品牌“日立”、“海信”戰略收獲了累累碩果——日立連續多年位居多聯機品牌第二名,海信則用短短4年的時間銷售額突破11億元,一舉躍居多聯機行業國產前三強。
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中央空調行業的多品牌運作?傳統意義上來說,品牌是進行市場空間區隔的一種工具,進行多品牌運作就是為了市場的區隔,國際上更多企業的品牌也是多品牌運作,其中做的z*成功的當屬汽車品牌和白酒品牌。當然,每一個品牌的運作并不需要像車子的兩個輪子一樣步調一致,因為每一個品牌都對應著不同的產品類型以及在不同類別產品中所代表的這個類別的產品層次。
單品牌運作的企業則比較簡單,企業所有的資源都會投放在一個品牌身上。多品牌運作則需要因材施教,根據品牌定位的區別和品牌發展的戰略去分配資源。所以說,多品牌運作并不是紙面的一種理論分類,它與企業的戰略運行一樣,背后的關鍵是企業資源的分配方式。
中國的中央空調行業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超過700億元的市場規模,品牌之間的競爭格局已經大致形成,市場對每一個品牌也形成了應有的定位,未來單個品牌出現跨越式增長的空間已然不大。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夠引入一個全新的品牌,通過新品牌與原品牌形成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不啻為突破原品牌空白市場的新方法。但是,由于多品牌運作模式是在原有品牌的基礎上去重新塑造一個新的品牌,可以肯定的是這種運作模式會給企業帶來繁重的品牌運作任務。
然而,企業進行多品牌運作更多的阻力不是來自內部而是來自競爭對手。實際上,我們沒有必要對多品牌運作企業的技術、生產、管理、制造成本等方面進行阻擊,企業推出兩個品牌或者多個品牌,自然有其合理的邏輯,不管是在哪一個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的口碑和消費者的感受將更為重要。
從q*市場的發展規律來看,一個品牌不可能做到“大小、老少、高中低端”的全面通吃,必須要通過細分市場和人群并進行精準化定位。不是為了多品牌而選擇多品牌,一定是基于企業自身的行業地位、市場話語權和用戶定義能力,完成的多品牌創新。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央空調行業多品牌管理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