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多年的空調發展證明,在市場競爭的“戰場”中唯有改變,才能開啟更好的明天。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推動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概念,智能化成為空調行業繼變頻技術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節點。
隨著國家“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提出,以及家電產業面臨的生產方式、商業模式等方面的變革,越來越多的家電企業謀求轉型升級、重塑新型競爭優勢,相繼開啟或者加速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步伐。
近兩年,空調市場一直維持低位運行態勢,而智能空調卻憑借人性化、智能化、藝術化等優勢銷量屢創新高,成為家電市場的一大新亮點。中國空調行業迎來智能制造轉型的高潮,高端智能空調奔跑在發展的快車道上。
天時地利人和
《孫臏兵法·月戰》中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智能空調快速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已經成熟。
s*先,《中國制造2025》這一國家戰略中提出,今后5年我國將加速邁向家電制造強國,智能制造是我國家電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方向。在“中國制造2025”的號召下,智能制造已成為中國制造實現新騰飛的z*主要助推力,也是中國制造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手段。
其次,縱觀智能空調在中國的發展,從市場普及的定頻空調、變頻空調,到代表未來趨勢的高端智能空調,國內空調市場已悄然拉開新一輪的智能產品差異化升級戰。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淀,智能空調在國內市場已獲得了在產品、技術等環節上的爆發力量。除甲醛、除PM2.5、空氣過濾等空氣調節功能、智能健康技術也正在日趨強大。
再次,國內空調市場在經歷了多年的高速增長后,面臨增長乏力的態勢。原來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需要轉變為以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精細化模式。在互聯網技術推動下,作為傳統家電制造業,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真正地從市場需求出發不斷地創新,減少無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從而持續滿足用戶不斷提升市場需求,才能獲得新的增長動力。對于智能空調發展來說,此可謂人和。
三巨頭布局智能
智能已不僅僅是趨勢,而是正式的體驗與戰場。作為新的增長點及未來的藍海市場,智能空調成為空調巨頭企業角逐的重點。站在智能空調市場的“風口”,空調巨頭企業先后開啟智能戰略,對空調行業智能轉型影響不盡相同。
海爾聚焦“對外智慧家庭、對內互聯工廠”的探索實踐,讓用戶體驗到海爾智能空調帶來的“零距離”智能服務。工業4.0時代給制造業帶來z*大的改變將是商業模式創新。以用戶為中心,海爾s*創的物聯網生態模式,對我國家電行業更是起到引領作用。對用戶來說,海爾智能空調帶來的不僅是智能操控的便捷,更是開啟一種智能、健康的全新生活方式。
在全智能戰略的支撐下,海爾推出z*實用的8大應用場景,實現從產品、制造到服務的全流程智能。海爾以智慧空氣生態圈為基礎,建立起行業z*全面的大數據開放平臺,創客、極客、攸關方都可以在平臺上基于自己的想象創造智慧家電。目前,海爾智能空調500億大數據向智能用電、供熱領域開放,智能節能模式惠及用戶。
美的以“智能制造”為新的發力點。過去的一年,不僅加快布局智能生產線、智能工廠,更是通過收購德國庫卡等手段,跨界進入上游機器人領域。2017冷年開盤美的空調發布和落地"智能+"戰略,打破此前智能空調單品推廣的軌道,構建從單品、裝備、家居、云一體化的生態圈落地。產品上,美的不僅完成全系列單品的智能化升級,產品研發設計上加入智能化體驗,為消費者提供更完善體驗。
智能化戰略道路上,格力沒有“造手機”、“造汽車”那么受到行業的關注。作為工業制造時代的標桿型企業,格力的z*大優勢在于產品制造與研發。過去的一年格力電器開始智能裝備的全面規劃布局,并選擇珠海、武漢、杭州、成都四地作為智能裝備主要研發或生產基地,并且牽手京東聯合發布定制智能空調,智能化進程加快。
空調業恐要變天
家電“智造”不僅僅是產品的智慧、智能升級,也包括了家電生產制造過程的智能化、自動化、定制化。早在國家戰略規劃尚未推出之際,海爾等家電領頭企業就已著手布局。海爾、美的、格力三大巨頭企業大力布局智能空調市場,對用戶、行業都有積極的影響。
一方面,家電智能制造核心是堅持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圍繞用戶體驗創新功能。智能化帶來的不僅僅是產品升級,各種智慧家電平臺搭建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連接橋梁,有利于企業針對用戶需求擴大有效供給,從而制造出大批消費者愿意購買、樂于接受的產品。智能化空調的普及有利于家電業產品升級、行業結構調整。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加速推進有助于中國制造業的提升。在工業創新過程中,智能背后的價值是數據化運營和服務模式創新。尤其是海爾憑借多年來的智能技術積累和沉淀以及目前z*先進的互聯網商業模式,走出了一條市場、消費者雙贏的道路。智造新商業模式無疑為當前轉型升級中的家電企業如何打造“中國智造”提供參考借鑒的范例和模式,打造出造福于中國制造業的工業體系。
再次,在整體市場低迷的大環境下,相比單純依靠擴大產能、規模的增長模式,空調巨頭們依靠智能制造更有持續盈利的能力。這也表明,我國家電企業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趨勢下,更要注重增強優質產品的供給,從而重塑中國制造的競爭力。
事實表明,空調巨頭領先智能制造模式為智能家電的全面普及提供了強有力的后盾,為加速推動空調行業轉型升級、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動力支持。當然,從國家的角度來看,空調三大巨頭大力推進制造過程的智能化,抓住智能裝備和智能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有利于樹立中國制造的品牌形象,有利于早日實現家電制造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