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原材料價格的持續上漲,已經讓所有家電企業都感受到一股股發展轉型中的寒意。不過,對于已經開啟的2017年中國家電市場,除了原材料之外,還有三大因素影響著家電產品價格的波動。
重要的是,相對于原材料的價格波動基本上是可控的,涉及企業生產制造環節的環保、安全和質量則是不可控的。主要受制于政策制定部門和監督部門的查處和實施力度。
s*先,就是來自于當前社會環境下的環保壓力。這個問題,當前主要還是集中于上游零部件供應環節。包括噴涂、包裝等可能會對社會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品類上。一旦國家的環保行動加大加強,那么必然會對上游的零部件供應商生產造成打壓,從而連累下游的家電整機生產制造。
目前這一問題已經在珠三角的多地爆發,并引發下游的不少家電整機工廠陷入"斷料危機",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的市場拓展也受此拖累后陷入"停擺"。
其次,則是來自于安全生產大檢查。雖然中國家電產業目前已經出現了五六家的千億巨頭,十多家的百億巨頭。但是在家電產業鏈的z*上游,還有大量的零部件工作,多是家庭作坊和手工作坊,帶來的結果是對于環保的輕視。同時,對于安全生產的忽視。
當前,很多上游的零部件工廠不僅是以手工為主,而且完全沒有建立安全生產機制。一旦國家展開嚴打嚴查,并且整頓相關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工廠,那么必然會拖累一大批的下游工廠。正所謂"蝴蝶翅膀"效應,很難把控。
再者,基于整個國家"品質革命"下的質量利劍行動。這其中涉及到工商部門的市場抽查,質監部門的工廠抽查,以及國家和省市部門的定期和不定期的市場抽查,重點就是要對市場上的家電產品質量進行抽查,要加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
同時還有來自于阿里、蘇京、蘇寧等電商平臺對于偽劣產品的打擊和淘汰。這共同構建了政府主導、企業響應下的家電質量利劍檢查,并且對于不合格產品和企業將采取黑名單和重罰措施。
可以看到的是,無論是環保督察、安全生產、質量檢查,本質上都是基于國家政策下的統一戰略部署和行動。z*終的目標,是推動家電行業進入門檻的提升,加速家電產業的供給側改革落地。
這既是中國家電產業從大到強,從發展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也是家電行業在2017年發展過程中要面臨的一系列不可控因素挑戰!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