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是農業大市,糧食、蔬菜、畜牧產品產量占到全省7%,水產品產量占全省10%,是珠三角都市群和港澳地區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和供應基地,是珠三角最大“菜籃子”。盡管江門農業近幾年飛速發展,但仍存在農業基礎設施脆弱,農產品加工流通體系不健全,集約程度不高,農村公共服務體系不完善等問題。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著力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為目標,江門現代農業正在實現從“大”向“強”的“華麗轉身”。
供銷信息不對稱
農戶和供銷商之間得不到有效的信息交流,導致農產品供大于需賣不出去或低價賤賣;或者需大于供無法獲取很好的效益。
農產品生產以分散的小農戶為主,供銷商與農戶之間的信息交流程度弱,難度高,沒有辦法達成一個有效的溝通渠道,導致市場需求和生產不匹配。加上農產品供應不穩定,供應鏈環節多,價格波動頻繁,造成低效率,高成本的產銷環境。
冷鏈資源不足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消費方式、消費結構不斷變化,生鮮電商、生鮮超市、生鮮社區等線上+線下的互聯網購買農產品方式如火如荼,成為人們購買農產品的新風潮。但是這些模式需要擁有巨大的倉儲空間和運輸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各地普遍冷鏈物流發展薄弱,冷庫資源少,難以提供充足的冷鏈物流倉儲運輸能力,江門也不例外。
江門冷鏈產業園
江門冷鏈園表示以上兩個是較為突出的限制農產品發展的難題,是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江門冷鏈產業園以廣東冷鏈龍頭企業廣東新供銷天業冷鏈集團有限公司為牽頭實施主體,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廣東雪印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共同參與建設。
江門冷鏈物流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大型現代冷鏈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旨在提高江門冷鏈物流業信息化、網絡化、標準化程度,建立起公用性、社會化服務的冷鏈物流信息綜合平臺。
構建農戶利益共同體
產業園積極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組織+農戶”等產業扶貧新模式,發揮供銷網絡優勢,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簽訂購銷合同保價收購、聘用當地農民帶動就業等方式建立相對穩定的購銷關系,推動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農戶增收。緊密構建冷鏈物流企業與當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讓農民共享產業二三產增值收益,帶動5000余戶低收29入農民收入較快增加,產業園農民可支配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江門冷鏈產業園將布局臺山市北陡鎮、白沙鎮等6個重點冷鏈物流倉儲節點。覆蓋江門市主要產銷地區農產品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支撐農產品冷鏈物流產業園農產品集散、分撥、配送等倉儲運輸功能。江門冷鏈產業園致力于扶農助農,與農共同發展,為鄉村振興提供助力。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