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正式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綱領性文件的重磅出臺,給清潔能源的覆蓋率制定了具體時間表,到2025年要達到20%左右,到2030年達到25%左右,到2060年達到80%以上。
能源是經濟的基石,決定了底層的結構,碳中和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肩負著重要的戰略意義。截止到2020年,我國清潔能源的覆蓋率僅約為16%,覆蓋率每提升一個百分點,都是會一個巨大的市場。可以說,碳中和是后疫情時代重要的經濟增長點。據中金公司的預測,中國總綠色投資需求約為139萬億元,其中2021年至2030年的投資需求約為22萬億元,2031到2060年的綠色投資需求為117萬億元,每年綠色投資需求占GDP的比重約為2%。
如果說上一個十年是移動互聯網的十年,那么下一個十年就是新能源革命的時代。
具體到消費端,在整體家庭耗能中,熱水、采暖、制冷設備的能源占家庭總能耗的60%~70%,如果再進一步提升家居環境的舒適度標準,能耗占比可能要更大。因此,解決家庭熱水及暖通的能耗,對減碳非常重要。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就是三個方向,一是節能,提升能效,比如,家庭熱水使用空氣源熱泵、冷凝壁掛爐;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能源替代,用風電、風電、光伏等等,實現終端實現電氣化;三是負碳,比如發展CCS負排放技術等。
空氣源熱泵最核心的競爭力主要在于技術,核心部件是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其原理是用很少的電驅動壓縮機將可再生能源,包括地熱、空氣的熱量和余熱,搬運到所需要用熱的空間中。而且,熱泵的用電來源可以是來自于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實現完全的0排放,這也是為什么從低碳角度來講,熱泵的意義更加重大。至少在未來的10~20年內,沒有其他技術會超越,熱泵會成為最主要的節能和低碳技術,可以看到,很多壁掛爐及家電企業已經推出越來越多的熱泵產品。
熱泵正在成為舒適家居的核心產品
目前中國市場的熱泵在采暖、熱水以及特種運用領域的市場規模,以出廠價計算約為200億元,經銷商的銷售規模約達到300多億元,在過去5年中行業翻了3番。其中,國內銷售約為150~160億元的規模,以熱水供暖領域為主,其中,空氣源熱水應用的增長非常穩健,一直穩定在近70億元左右的規模,包括家用和商用熱水。烘干等特種應用也有一定的市場。熱泵的出口增長也非常快,2021年預計要到30多億元。
2021年上半年實現同比兩位數增長,增勢良好。特別是在一些省市,熱泵熱水解決方案的配套迅速上升。比如,浙江省在重點推動可再生能源品類的應用,新建住宅基本90%以上都是被強制安裝熱泵系統,每年浙江省的需求量都在40~50萬套。福建省、江蘇省也已經將熱泵納入可再生能源范疇,也將極大推動熱泵市場的發展。
很多樓盤以二聯供的冷暖系統配合形成渠道的利潤產品,使熱泵在高端零售市場呈現良好增長勢頭,過去三年間,保持著超過30%的增長率,而且呈現出南北方同增長,別墅、房地產市場同增長的態勢。
現在,有很多客戶會問二聯供系統和大金的多聯機有什么區別,和東芝的多聯機有什么區別,對熱泵產品的關注在不斷提高。而經銷商通過熱泵與其他產品的橫向結合,比如,與熱水、凈水設備的結合,甚至與一些智能物聯系統結合,形成非常好的利潤組合,在高端配套上迅速上量,越來越成為經銷商生意升級一種方式。
在商用熱水領域,熱泵熱水系統在穩定增長的情況下,市場也在發生著一些變化。比如,以前是選用定頻機,現在是選變頻機,追求更高品質的會使用承壓式解決方案,這些不斷演化的變化,對于經銷商而言,都意味著穩定的利潤。而且除供暖、熱水以外,一些大型社區的制冷,包括養殖業、種植業,熱泵也是有著30億的規模。
可以說,熱泵會成為舒適家居的核心產品。因為基于熱泵技術,可以整合供暖、制冷、新風、生活熱水以及智能家居,甚至與家庭的光伏發電都可以接,既是舒適家居的核心,也是可再生能源。對于經銷商而言,把握舒適家居的入口,熱泵是繞不過去的一個品類,一定要重視熱泵這一品類。
把握趨勢,走對路,守護好自己現有的核心業務,同時也要做拓展一些其他產品來提升自己的利潤。空氣源熱泵是現在及未來供暖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對經銷商的利潤也更好。更為重要的是,不僅僅是能賺錢,也能為節能減排作出應有的貢獻,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生意,值得去投入。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