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本應是采暖旺季,煤市卻難以火熱起來,甚至出現“陰跌”。11月21日,作為國內煤炭市場風向標,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0元/噸,環比下降1元/噸。在業內人士看來,這與能源需求弱勢運行、產業鏈憋倉嚴重庫存高企、先進產能釋放加快等不無關系,預計后期煤價還將維持下行。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10月原煤產量30513.1萬噸,與上月30601萬噸基本持平,較2016、2017年同比則增長了2200萬噸還多;進口量2307.9萬噸,環比減少205.8萬噸,仍保持在較高水平,并未如市場預期的那樣大幅下降。市場整體的供給量保持在3.28億噸左右。
近日有消息稱,有關部門分別在江蘇、廣東、福建等地陸續召開座談會討論后續進口煤安排事宜。秦皇島煤炭網分析師張海洋介紹說,從近期產地的各種檢查、限產情況來看,10月的產量數據可能已經超出了國家調控的預期,后兩月可能會通過限制產量、限制進口的方式加以調節,讓宏觀供需數據更趨于平衡。但從以往數據看,11、12月均是煤炭產量的高峰期,即便不再增長,降低的幅度也不會很大,樂觀估計仍能保持3億噸左右的產量。
在供給仍保持高位的情況下,需求卻持續低迷。近期中電聯公布全社會用電量數據,10月份當月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較上月回落,其中工業用電量增速低于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中美貿易摩擦影響逐步顯現,制造業增長點逐步轉向內需,結構調整時期能源需求或將處于相對低位。”秦皇島煤炭網指數分析報告指出。
與此同時,產地煤炭價格早已開啟下行空間。“現在許多煤礦憋倉嚴重,庫存增加,所以只能下調煤價。”山西榆林市榆陽區一煤礦負責人稱,現在榆陽區附近的煤礦門口普遍沒有車,銷售較為慘淡,照此形勢下去,煤價將會繼續下跌。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