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以舊換新”最近成了家電市場的熱潮,6月11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618促銷期間,蘇寧、國美、京東等電商平臺都在大力宣傳家電以舊換新的活動,相關部門還印發了關于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的方案。
家電行業已進入存量市場,受疫情影響更顯低迷,不得不通過以舊換新等措施來刺激消費。然而,沒有優勢的價格補貼,很難吸引用戶主動進行家電回收,關鍵還是要擊中用戶的痛點和需求,也許強制性的年限標準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在地方,近日,重慶市商務委聯合重慶市內外各家電綜合賣場和家電生產企業,推出“2020家電以舊換新消費促進活動”。活動期間,消費者可以享受專項補貼和大力度的優惠折扣。以舊換新家電范圍主要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生活電器、手機等廢舊電子電器產品。
行業內,中國家用電器協會與20余家家電銷售平臺、家電企業以及家電回收企業聯合發布《家電“以舊換新”倡議書》,呼吁廣大消費者通過以舊換新等方式,使用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產品,淘汰超安全使用年限的家電,交售合規企業處置,推動家電更新消費。
據介紹,蘇寧易購旗下縣鎮業態零售云在618期間面向全國推出“家電下鄉”活動,家電平均補貼超8%,最高補貼力度達到10%,參與品牌超百家,投入價格補貼過億元;國美針對北京地區用戶推出了“換新+節能”雙重補貼優惠,消費者可選擇國美管家APP、管家服務公眾號、國美管家服務號、國美管家小程序、國美商城管家旗艦店以及遍布全國的國美線下連鎖門店等多個渠道進行家電回收下單;618期間,京東全面升級了空調相關服務,包括一口價以舊換新補貼、24小時急速安裝和200元安裝費封頂的服務。
在政策層面,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生態環境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提出將聚焦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暢通家電生產、消費、回收、處理全鏈條。
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有關數據顯示,我國正處于家電報廢高峰期,每年淘汰廢舊家電量達1億到1.2億臺,并以平均每年20%的漲幅增長,今年報廢家電預計將達1.37億臺。
然而,目前我國2/3的廢舊家電仍是被社會上的小商販零星回收,有推著三輪車挨家挨戶叫賣的,還有收廢品回收的,這導致部分廢舊家電流入到非法小作坊,被加工成二手電器銷售,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還有一些為提取元器件和高價值的稀貴金屬,粗暴拆解廢舊家電,導致嚴重環境污染的行為。
相比較而言,線上回收的流程更加環保和安全。蘇寧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蘇寧以舊換新下游回收商將舊機運到拆解廠進行報廢拆解,拆解產生的廢鋼廢塑料等可進行深加工,實現再生資源利用,進一步減少廢物排放。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是,以舊換新是當前行業內刺激家電消費的一種方式。受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我國家電市場并不樂觀。
根據奧維云網提供的數據,一季度彩電線下市場零售量為368萬臺,同比下降45.8%,零售額為121億元,同比下降47.5%;一季度冰箱市場零售量為468萬臺,同比下降22.6%,零售額為130億元,同比下降28%;空調一季度零售量524萬臺,零售額149億元,分別下滑46.6%和58.1%,線下實體部分銷售量、銷售額同比下滑55.63%和62.85%。
不過,記者發現,線上回收的價格對于消費者來說可能并沒有太大吸引力。在京東商城,一臺超過8年、功能完好、外觀完好的格力空調,回收價僅88元;一臺超過8年、顯示正常的松下電視機回收價僅44元。
這樣的回收價并不比小商販收廢品的價格高。李先生說,自己家用過10年的電視機,賣給小商販換了50元。
沒有價格優勢,能推動新的消費嗎?對此,產業觀察家洪仕斌指出,這種情況下,消費者必然缺少通過以舊換新渠道回收的動力,甚至沒有動力,但通過這種促銷手段還是能引起一部分消費群體的關注,以及購買的行為。
根據蘇寧提供的數據,截至2019年12月底,蘇寧“以舊換新”總轉化金額60億,參與補貼人數133萬人次,其中家電換新占比達82%。京東平臺數據顯示,自從宣布全新的618空調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以來,京東平臺上參與空調以舊換新的用戶數量同比增長達到465%。
家電分析師許意強指出,以舊換新的模式核心是刺激消費,在存量市場尋找機會點。所以,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關鍵是要擊中用戶的痛點和需求。“其實即便是線上以舊換新,也是要通過線下回收商來解決。對于電商平臺,只是多了一種促銷概念,企業也只是多了一個手段。短期內效果一般,但如果能長期做下去,可以形成一種制度和模式。”
他認為,以舊換新的重點不是賣舊,而且廠商共同給出相應的資源,進行額外補貼。所以,無論線上線下,都要廠商聯手對用戶讓利。
除了以舊換新,家電業一直在探索更多的消費刺激手段。 上個月,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提出,應盡快建立家電產品安全使用年限強制性標準,以推動老舊家電產品的淘汰、更新,這樣能夠促進市場形成合理的、可預期的剛性需求,有利于擴大內需。
數據顯示,我國家電保有量已超過21億臺,相當部分家庭正在使用的家電產品,是在2009年至2011年間我國實施“以舊換新”政策時購置的。根據安全使用壽命,這部分家電即將或者已經進入了替換更新期。
“目前,家電使用年限還沒有國家強制性的標準,多是非強制標準,所以董明珠的建議有一定的效果,至少可以加速大量老舊家電退出服役期,加快更新換代速度,避免安全隱患,有利于企業和用戶。”許意強說。
洪仕斌則認為,這個建議雖然有效,真正實施起來卻很難。“這和汽車的強制性報廢一樣,但汽車畢竟是要上路的交通工具,且有執法機構,家用電器更多還是靠自覺性。”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