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冷網] 一方面,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組件和電池片的產量、銷售產值、利潤在成倍增長;另一方面,卻是光伏應用捉襟見肘,產品90%以上銷往國外。把清潔能源生產的能耗留在了國內,而能源的主要使用者卻在國外。這在我國特別是華東地區尤為突出,尷尬局面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在將光伏產業作為經濟增長新引擎著力打造的同時,卻鮮有大力扶持太陽能光伏應用政策的出臺。
以浙江省某市為例,今年上半年該市太陽能光伏企業完成銷售產值近30億元,實現利潤3億多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據對其中14家重點企業的統計,各項指標同比增長均在120%以上。與此同時,太陽能光伏應用卻長期滯后,局限于國家“陽光屋頂”和“金太陽”兩個示范工程,地方扶持的太陽能發電項目幾近空白。2009年,該市實施建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裝機容量只有12.5兆瓦,而全市的生產能力達到了近450兆瓦。
利用太陽能發電雖然清潔,前景也被看好,但其產品的生產卻是高能耗的。因為制造太陽能電池板的多晶硅是高耗能和高污染產品。從生產工業硅到太陽能電池全過程,綜合電耗約220萬千瓦時/兆瓦,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四氯更是一種具有強腐蝕性的有毒有害液體。照目前太陽能產品90%以上外銷的情況看,實際上是得不償失。因此,有識之士不斷呼吁:別把能耗留于國內把清潔帶往國外。
造成太陽能光伏應用規模小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以浙江省為例,目前的脫硫標桿電價在0.4元左右,而該區域地面、屋頂和建筑一體化等三類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總成本在每度兩三元左右。對列入國家示范項目,國家、省、市三級分別給予投資額50%、標桿電價加0.7元/度、不低于國家補助額三分之一的扶持政策。可以保證應用企業在8-10年內收回成本。由此可見,對沒能列入的項目,生產企業幾乎不可能建造太陽能電站。
太陽能光伏產品之所以在國外被大力使用,關鍵是政府對光伏發電的有力扶持。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許多國家都出臺《上網電價法》,以法律強制規定電網公司高價優先收購光伏供電,再由財政對全國電網進行分攤補貼。尤其是德國,規定光伏發電必須上網,電力部門必須依照規定的電價收購,上網電價每年下降5%。與此同時,德國還頒布了一系列優惠貸款、資金補貼等政策,這一政策使得德國已逐步成為光伏設備生產及應用大國。
如今,我國“太陽能屋頂計劃”及“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頒布實施為國內光伏市場開啟了大門,但要真正發展太陽能產業,這兩個補貼政策只是杯水車薪。因此,在補貼政策之外,盡快出臺合理的上網電價法才能從根本上發展我國太陽能產業。國家發改委日前已經發布了《關于完善風力發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將按風能資源狀況和工程建設條件,將全國分為四類風能資源區,風電標桿電價水平分別為每千瓦時0.51元、0.54元、0.58元和0.61元。中國的風力發電終于“守得云開見月明”。然而,雖然我國可再生能源法明確規定了“上網電價”和“全網平攤”的法規條款,但由于沒有涉及目標總量、并網發電、電價等各種具體問題和實施細則,缺乏可實際操作性而遲遲沒有落實,太陽能光伏發電至今仍沒有被納入“上網電價”,而政府仍然堅持采取“一事一議”的招標方式。
太陽能是惟一能夠保證人類未來的能量來源,無論從打造生態型社會,還是要改善能源結構角度出發,大力推動太陽能光伏應用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可喜地看到,今年7月,山東省政府發布《關于扶持光伏發電加快發展的意見》,對于地面光伏并網電站的電價,實行國家、省、市三級分攤的辦法,并提出通過3年的政策扶持,力爭使山東省的光伏發電有一個較快發展。我們認為,今后必將會有更多有財力的地方政府跟進,使我國不僅是太陽能光伏設備的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應用強國,徹底改變把能耗留于國內把清潔帶往國外的尷尬局面。
中國壓縮機國際商務網推廣
[中國制冷網] 成都2010設計選型暨建筑節能技術交流大會...[詳細]
2009中國制冷展現場直播,精彩點擊……
【中國制冷...
馬上播放
正常觀看需要安裝以下播放器:
馬上播放
正常觀看需要安裝以下播放器:
馬上播放
正常觀看需要安裝以下播放器:
馬上播放
正常觀看需要安裝以下播放器:
馬上播放
正常觀看需要安裝以下播放器:
馬上播放
正常觀看需要安裝以下播放器:
...
馬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