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
http://www.compressor.cn/
1970年01月01日 08:33:30
來源:中國制冷學會
(二)面臨的形勢
從國際農產品流通產業發展的經驗看,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從田間到餐桌”的一體化冷鏈物流體系,不僅確保了產品質量,而且提高了農業效益。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加快冷鏈物流發展是適應農產品大規模流通的客觀需要。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我國農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區域和品種布局日益優化使農產品流通呈現出了大規模、長距離、反季節的特點,對農產品物流服務規模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隨著農產品區域生產布局的細化,農業特色產區加快發展,生鮮農產品的區域規模化產出迫切需要加快發展農產品跨地區保鮮運輸;二是農產品反季節銷售加快發展,急需進一步提高低溫儲藏保鮮水平。從今后一段時期農業結構加快調整優化的需要看,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也是適應我國生鮮農產品大規模流通的客觀需要。
2.加快冷鏈物流發展是滿足居民消費的必要保證。隨著城鄉居民消費水平和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生鮮農產品的消費規模快速增長,居民對農產品的多樣化、新鮮度和營養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不斷提高。加快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已經成為提升農產品消費品質,減少營養流失,保證食品安全的必要手段是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必要保證。
3.加快冷鏈物流發展是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我國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果蔬、肉類、水產品流通腐損率分別達到20-30%、12%、15%僅果蔬一類每年損失就達到1000億元以上;同時,受到生鮮農產品集中上市后保鮮儲運能力制約,農產品“賣難”和價格季節性波動的矛盾突出,農民增產不增收的情況時有發生。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既是減少農產品產后損失,間接節約耕地等農業資源,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帶動農產品跨季節均衡銷售,促進農民穩定增收的重要途徑。